278章诸事备起(1 / 2)

“对啊,先生就该这样想, 刘家人的江山刘家人都不急, 我们急什么, 你是丞相,只管做好你调和阴阳的事, 旁的谁在上面拿主意其实也是一样的, 我们不管。”

刘元一脸认可萧何话时的意思,叫萧何

不想再跟刘元说话了, 每次都是越说越叫人生气。

可是刘元却是乐了啊,“先生是想生我的气你别生那么多的气, 总的来说看看我你就不会觉得我阿娘临朝称制有多不好了。我亲娘肯定站在我这边, 我准备往各州推行平价盐去。首要得做的就是将盐利归于官营。”

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如此利于千秋的大事,你听着不高兴”

不高兴才怪,萧何明显就是高兴坏了, “不对, 要是真这样做的话, 贵族们第一个不让。”

道出他们遇到的阻力最大的在哪儿, 结果刘元摇了摇头,“我的平价盐一出来,难道还有贵族说不的权利。而就算官营,各处总是要设下营盐所,谁要是听话,表现得最乖, 我们便把盐给他们卖,你说好不好”

想要对付贵族,刘元多了去的办法,引得萧何指着刘元半天说不上话来,刘元明摆着早有打算,一拉一打的,果断不让人掺和,而若是有了盐利,接下来他们能做的事就多了。

“可是如此一来,你的容军如何是好你的书阁,你的学宫,哪一样不费钱,哪一样能离得了钱的”萧何倒是想到了盐之利于天下,利于百姓,但这样一来最不利的人就是刘元,刘元损失大了。

刘元听到萧何第一反应还是关心她的,露出了笑容,“难为先生在家国天下前还能记着我,证明我这个徒弟当得还是可以的。”

“你的书阁与学宫关系重大,半点不亚于盐利。”萧何立刻朝着刘元说出心里话,挂心刘元还是因为刘元做下的事关系重大,他不能不在意。

刘元摇了摇头道“把书阁和学宫都算到朝廷的头上,由朝廷安排人专门打理,款也由朝廷拨出,我就没压力了。”

反正刘元做的这些将来都要交给朝廷的,故而说出来让萧何明白了她的打算,萧何想来更会帮着做成的。

没错,萧何乍然一听,“你辛苦与贵族斗智斗勇,最后还要把这些归于朝廷”

“我留着做什么聚人才也好,培养人才也罢,都是为了大汉,只要大汉安乐,我一番心血不算白费。”刘元说得分外坦荡,然而听在萧何的耳朵里,萧何迟疑了许久。

“不曾想在你的心里,大汉如此重要,哪怕你为众矢之的,成为天下贵族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人,你一心一意还是为大汉谋划,事成也从来不提一己之功。”自不必说,萧何是为刘元所震惊到了,他从未想过刘元早就看得那么长久,所作所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私心,只是念着大汉。

刘元挥手道“先生别把我想得太高尚,反正对我来说对付贵族是必须要做的事,做多做少都得要做,顺便能为大汉谋福,那自然也应该出出力做做是吧。”

萧何却是再也听不进刘元后面说的搞乱,只是记着刘元将盐还有书阁和学宫都要交到朝廷的手里,那是多么大的功绩,后世无人会不记着刘元。

“故而先生,我要在长安建书阁,建学宫,你给我批个公文”正好今天碰着萧何,倒省了刘元往丞相府去一趟,专门找萧何盖个公文。

萧何一顿,随之后应过来刘元方才都说了什么,反问道“你想在哪儿建”

“西城,琼先生连地方都帮我选好了。”刘元朝着萧何说,萧何皱起眉头,显然没想到刘元有这样的打算,西城什么环境萧何作为丞相最是清楚,故而才会觉得不妥。

“我知道先生想说什么,不过这件事我既然选定了自有我的用意,我不会把自己的招牌砸了的。”刘元一脸肯定且自信地告诉萧何,萧何道“你把地方选好了送到丞相府,我让人给你安排妥当。”

刘元连忙冲着萧何作一揖,“谢先生。”

萧何想到自己本来的打算,没想最后劝服刘元不成,反而叫刘元洗了一通脑,哪里还说得出让她去劝吕雉别参与朝事的话来,像刘元想做的事就得要背后有人,换了哪一个来都不可能像吕雉那样向着刘元,还是让吕雉来,必须让吕雉来。

连萧何都退了,其他人还能怎么去劝

刘盈本来在里面等着萧何带人来劝,还在想要怎么应付过萧何,把人忽悠走才好,结果听说刘元和萧何两人谈了谈,本来一脸不高兴的萧何却是欢喜的走了,还把一干想来劝刘盈的人全都拉走。

人没进来刘盈暗松了一口气,不用应付他们,想尽办法的劝他们别让他参与朝事,就是眼下刘盈觉得最让他放松的事。

倒是刘元往吕雉那里去,吕雉道“我就知道只有你能说服萧何。”

要是跟萧何对上,吕雉都没有几分把握,故而听到萧何本来领着一群人到未央宫准备谏言,却叫刘元说退时,吕雉也是高兴,“你如今想做什么都只管去做,我一定都准了。”

一朝大权在握,吕雉第一个想到是让刘元了可以如愿的去做她想做的可以利于朝廷,利于天下的事。

刘元听得一顿,“阿娘如此口气,我喜欢。”

听到刘元的话吕雉更是高兴地笑了,走过去拉过刘元,“可是也欢喜”

刘元想了想认真地道“确实也是欢喜,阿娘知道的,从前我有很多想做的事,却因为父皇总是没能做成,听到阿娘说支持我,我自然欢喜。”

伸出手抚过吕雉,想着吕雉这一辈子一直忍着,忍到了今天,哪一样都不容易。

难得扬眉吐气一回,看着吕雉眉宇间的郁气尽散,这是最让刘元高兴的。

“好,你高兴我也高兴。”能叫刘元高兴,吕雉更欢喜了。

“只是纵然盈儿许将国事都让阿娘处理,凡议大事还是应该让盈儿知道,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我们把盈儿当成傀儡,阿娘虽是代子行政,却无意让盈儿成为一个傀儡。”

与吕雉提议上来,吕雉想了想道“你说得对,确实该如此。盈儿是皇帝,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他是皇帝的事实,凡临大事,就算要做决定也该让盈儿知道。”

有些矛盾从一开始就杜绝,也就没有人可以挑事了。

刘元不希望吕雉到最后迷失了本心,成为一个只喜欢权利的人,刘盈是皇帝这件事,在她们因为刘元是皇帝而得利的情况下,便不该忘记这件事。

关于盐利还有兴建书阁与学宫的事,刘元大意和吕雉提了提,吕雉得知刘元已经和刘盈提过了,而刘盈的意思是全按刘元的意思来办,吕雉道“此事你打算如何开展”

刘元想了想道“先将盐田都开辟出来,将平价盐推行至整个大汉了,再提盐以官营一事最妥当。到那个时候最盼着官营的就是贵族们,趁机再拉拢一些人最好。”

贵族的人要防也要用,刘元向来都是如此,现在自然还是要继续的。

对此吕雉问道“你想派谁去办此事”

“尤廷尉曾与我毛遂自荐。”刘元对这个人选虽然有些迟疑,但现在也是最好人选。

“便让他去,他有野心,不管多难的事,为了他的野心,他一定会想尽办法的做好,故而不妨让他去。”吕雉想的与刘元总是有些差别,比如对于用人,只要可以利于朝廷,利于己,吕雉并不觉得一个毛遂自荐的人有什么不应该去用。

刘元轻轻一叹,“以一个廷尉去帮我开盐”

“想来只要能将这件事做成,他做不做这个廷尉他也不会在意。”不管当什么官,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罢了,尤钧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不在乎一个名声,只在乎最后的结果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显然吕雉和琼容的想法是一样的,她们都认定了尤钧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会不择手段,而这恰恰可以利用。

“好。”既然他们都觉得这个人合适,刘元有再多的思量还是放置下,实在不行到时候她再去收拾残局也未无不可。

各境中的守卫都是忠于大汉的守将,找个什么样的人一起去能说动那些将士,又能护着尤钧。

只有勇不成,还得有谋,还要善变。最终刘元脑子里只有一个人,武朝

武朝与尤钧是师兄弟,就武朝对尤钧的态度定会拼死相救,而武朝与所有的武将都有交情,开辟盐田的事武朝也能分得轻重,定然最乐意帮忙把事情办妥。

“若是让尤钧前去处理盐田的事,最好的守卫将士非武朝先生莫属。”刘元想好了人选,吕雉道“丽和侯能同意”

“为何不同意”刘元反问,吕雉意味深长地道“你不知丽和侯与尤廷尉两看两相厌”

再是装得热切,可是依然气场不对,两人只要一照面,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他们不乐意见到彼此的样子。

刘元听着笑出声来,“阿娘也瞧出来了。可是你知道吗武先生从来都看不出来,每回看到武先生招呼尤廷尉和琼先生的时候,两人看着武先生的眼神却难得的一致,然而作为局中人却一直都以为他们的感情好。”

吕雉道“夹在尤廷尉和丽和侯之间,要不是成建侯如此的性子,早就撑不住。”

“然也然也。”刘元十分的认同吕雉这一说,像尤钧和琼容都是精明得容不下同样精明算计的人做朋友的人,定然不可能坐在一起。

偏偏从始至终武朝都不觉得自己的媳妇和师兄有什么看对方不顺眼的,每次回来都要拉着人在一起,也不知尤钧与琼容各是什么样的心思,会不会想要将人打死或是打残

不不不,应该不会起了动手的念头,毕竟武力值来说,他们两个加在一起也是比不上一个武朝的,把武朝打残绝无可能,琼容要是动手只会把人毒得不能动弹,尤钧的话,只会借刀杀人。

说来说去,有武力值的人,要是想对他动手还是要费点脑子,就比如琼容和尤钧,哪怕他们在心里没少骂武朝蠢,可是却也容不得旁人在他们的面前说武朝蠢。

那种心情,刘元想了想大抵也能对上她对刘肥吧。

对于一个敢打了她的人,刘肥算是活得最好的,换了别的人早就死得连渣都没有了。

“此事盈儿既然觉得可行,丞相也同意,你想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询问起刘元的打算,刘元想了想道“缓一缓,毕竟有些事不能急,我得先把书阁和学宫建起来,将一部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长安,让他们把注意放在我的身上,也就顾不上我们派去的人。”

武朝必须从北境叫回来,其他的事,让武朝安排尽可以。

“好。”吕雉知道刘元并不着急,便也更不着急了,轻声应下一声,“你想做什么只管开口。”

吕雉已经第二次提起这句话,刘元认真地冲着吕雉点头道“额,阿娘放心,我会做好的,大汉的江山成了盈儿的,我更会尽心尽力为盈儿守着,也为你守着。”

守着这样的江山就是护着他们的命,刘元分得一清二楚。

得了各方同意,刘元从萧何那里得文书,即让人建了起来,长安虽说比起多年前要繁荣多了,但是毕竟还是差得有些远,人少而地多,想要买几块地皮,建个书阁和学宫,刘元还有萧何帮忙,自然极快拿到了。

至于用钱用人,建造图是琼容画的,白池监工,刘元有钱,招收工人一向大方,故而在一个半月内便建好了书阁与学宫。

书阁还要比学宫早些日子,书自北境运回来了。也得多亏了张良,在张良到了云中之后,作为刘元的夫婿而坐镇北境,便只论张良的能力,也无人敢不服。

再加上刘元的亲笔书信,北境的所有兵马都是刘元的容军,至于所谓的官吏,半数以上都是刘元提拔的人。

贵族们这些年从刘元的手里得了不少好处,面对刘元也是恭敬,办事多思为刘元和北境。

因此大部分的人还是盼着刘元能好好地活着,平平安安安的活下来。只有如此,他们才能从刘元的手里取到更多的利。

与之而来还有刘元命人送来的信,推行平价盐一事该操办起来了。

天下再无异姓王,各州皆由朝廷直辖,那么只要兵马直到,他们便可以放心地操办盐田事宜,不过兵马最重要。

不二话是让武朝选一万兵马,直接领兵回长安,顺便也将书阁中的书全都带一份回长安。

武朝到长安的时候正好书阁建好,一车又一车的书拉着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更是到了西城,叫一群很少看到过书的百姓都震惊了。

刘元命人直接把早就已经印好的书都搬进书阁,本来贵族们都叫刘元的动作惊得不轻,看到源源不断的书运往书阁时,就算本来不知道这建在西城的大工程是刘元谋划的,到了如今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