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晋江独家(1 / 2)

说干就干, 江晓月立马行动起来。

她见了夏爹爹,就问“爹爹, 部队上有没有木工房啊?”

夏春旺笑着说“娇娇,打听这个做什么?”

“爹爹, 我想找一些锯末……”

“锯末?”

“对呀, 找到锯末就可以种蘑菇啦!”

听到种蘑菇, 夏春旺也来了兴趣。

“娇娇,有没有木工房爹爹也不晓得, 爹爹去后勤处问一问……”

“爹爹, 那就等您的消息了!”

江晓月拍着手笑道。

夏爹爹对吃的一向重视, 总是想着法子改善生活。搬到驻地后,几乎每个星期天, 夏爹爹都带着妈妈去镇子上赶集, 买点农副产品。

家里的鸡蛋就没断过, 营养足足的。若是买了肉,夏爹爹就做几个拿手菜, 说犒劳一下小将们。碰到卖鸡的, 一定要买两只,炒着吃或炖汤喝,小日子过得很不赖。可打去年下半年开始,农副产品锐减。镇子上买不到多少东西了,生活质量也下降了。

这跟农村政策有关。

人民公社成立后,农民们都入集体了,还搞起了公共食堂, 吃起了大锅饭。家家户户的土灶都拆了,铁锅都拿去炼钢铁了,自留地也上交了,家禽养殖自然少了,也没什么东西可拿出来贩卖的。入了集体之后,就实行了统购统销政策,私自卖东西会受到批评,又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积极性。

市面上物资短缺,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这也是江晓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之一。

当天下午,夏春旺就打听到了消息。

后勤处有木工房,主要做一些木器加工和修补,后勤服务。

江晓月一听就笑了,果然跟她想的一样。

部队上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能动手的就自己动手了,有什么困难就自己解决了,不用麻烦地方上了。看看后勤处,设了养殖场,瓜菜班,可谓应有尽有。

这些后勤保障,都是这几年弄出来的。

解放后,部队上的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军区就发了通知,要求各机关单位和基层组织搞好后勤工作,减轻地方上的负担。一时间,驻地上是开荒种地、办养猪场和养鸡场,即便是防空部队也是如此。

要说,人民军队就是厉害,一边保卫国家,一边搞生产,两不耽误。

以前,江晓月只顾着学习,对驻地了解不多,现在看看条件真不错嗳。她在营区周围转悠了一圈,见家属院东边有一片废地,就有了想法。

心说,光靠瓜菜班恐怕不够,还得自己想办法。

第二天中午,夏春望带着江晓月去了木工房。

回来的时候,夏春旺提着一只麻袋,里面装了半口袋锯末。江晓月揣着手跟在后面,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父女二人回到家,就扎进了棚子里。

江晓月找了一个纸箱子,在箱子下面铺了一块塑料布,把锯末倒进去,淋上水,压一压瓷实,作为培养材料。

夏春旺看着,十分好奇。

“娇娇,这样就能长出蘑菇啊?”

“是啊,爹爹,这是从书本上学来的……”

江晓月得意洋洋地说道。

其实,书上哪里写得这么详细?她是结合以前买蘑菇的经验,自己琢磨出来的。

有了培养基,下一步就是弄到菌种。

这个部队上没有,得去市里找找。

江晓月翻了翻地图,又打听了一下,说济大附近有一家生物研究所,就打算过去买一点菌种。

江采莲听说后,就赞助了两块钱。

她知道晓月又在琢磨大事,别的忙帮不上,就出点钱吧。

“姐姐要种蘑菇了!”

豆豆和毛毛兴奋起来。

两个小将一头扎进棚子里,想下手捣捣。

“快住手,那个东西不卫生!”

江晓月赶紧拦住了,那培养基可不能乱摸。

苗苗也围着纸箱子,嗷嗷叫着。

“姐姐,我要吃蘑菇!”

“苗苗,姐姐一定能种出蘑菇的!”

江晓月摸了摸苗苗的脑袋,信心十足。

豆豆见姐姐要去买菌种,就粘上了。

“姐姐,学校放假了,我跟你一起去吧?”

“好啊!”

江晓月也想有人陪着,就点了头。

不过片刻功夫,钟建军就听说了。他也来了兴趣,还托豆豆捎话说,他知道生物研究所在哪里,要不要领路?

江晓月也不反对,就约好了出发时间。

第二天上午,三个人出了驻地。

一路走着,一路打听着。

到了济大西门外,终于找到了生物研究所。

三个人在大门外,朝里瞄了瞄。

他们刚准备进去,就被传达室的阿伯拦住了。

“喂,你们几个找谁呀?”

“阿伯,我们想买一点菌种……”

“菌种?去门市部问问……”

三人找到门市部一问,说没有菌种,只有实验室里才有。

于是,又折了回去。

看门的阿伯却毫不通融,说拿了介绍信才能进去。

三个人面面相觑。

这是办私事,哪有介绍信啊?

钟建军冲着二人使了个眼色,就转身走了。

三人围着研究所转了一圈,找到了后门。

后门也有人把守着,进不去。

不过,这难不倒钟建军。

他瞅了瞅院墙,找了个背静处,就两手一攀上了墙头。没等江晓月反应过来,人已经踩着树干滑了下去。

这种本事,只有钟建军才有吧?

江晓月的心怦怦直跳。

过了半个钟头,钟建军大摇大摆地出来了。

“看看,这是什么?”

他拿着一个小布包,冲着豆豆和江晓月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