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稚嫩的话语,嬴政脸上闪过一丝阴沉,随即恢复如常。
“你还小,这件事,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低沉的话语,带着无尽的落寞。
“扶苏,你要记住,以后若是你长大了,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不可行手足相残之事。”
说完,他自嘲一笑,说这些干什么?
回到案牍旁,拿起案上的竹简,细细研读,没有再理李玄常。
“父王,儿臣谨记。”李玄常躬身行礼,脸上满是肃穆之色。
等到李玄常来到案牍旁,上面不是朝廷各种奏章,而是书籍。
李玄常虽然年方五岁,但已经熟记六国文字,阅读障碍对他来讲,根本不是问题。
这年头,要想出去混,你还得熟悉六国的文字,语言。不然出去了,也是文盲一个,寸步难行。
之间,沉重的书简上一个个硕大的篆字印刻其上。
天地之法,执行不怠。
看到这么一句话,他就明白了此为何书。能在这个时代,写出此种言论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法家大成者,韩非。
韩非,是韩国王室,虽有大才,但在韩国不得重用。而且,韩国地处位置及其尴尬,周边全是大国,要想夺取天下,何其难也。
李玄常虽然熟读道家典籍,但对于法家名著韩非子却是涉猎不多。现在这一册,很可能就是韩非亲手所书。
也正是由于看清楚了这一点,现任韩王才耽于享乐,讲朝政尽数交付于臣子。
或许是因为看的入迷,嬴政一时间竟没有发现他。等到李玄常翻动竹简时,嬴政才注意到。
看到李玄常小手费力的拨弄竹简,嬴政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他。
“扶苏,你看得懂此书?”
“父王,儿臣好像看得懂。这是谁写的啊?看起来很有道理啊。”李玄常仰起小脸,故作不知的问道。
“此人名叫韩非,若是能入我大秦为臣,定然······”说到这里,他又是幽幽一叹。
自他登临秦王之位,博览群书,未曾懈怠。他曾经最爱的书是《商君书》,其内蕴含多种法理,君主之道。
但商君逝世已久,现在的秦国与当年已是大不相同,天下局势在这百年间亦是风云变幻。
但手里的书,非但蕴含着商君的法理要义,又融合其余法家精华。但比起商君的严峻苛刻之法。却带着儒家的王道。但此书的核心,却仍是法,以法为核心。
自从得到这些书,他是爱不释手,翻阅几次。越是看,他心中越是激动。他恨不得立刻亲政,再找到这位大才,将其引为己用。
“父王身为秦国之王,不如直接向其下令,召他入朝为官。”或许是因为少年天才见得多了,就比如当初十多岁的秦国上卿,虽然他早已不在。也正是因此,对于自家孩子的早熟,他一点也不惊讶。
“难,难啊。”又是一声叹息,不知是对自己,还是对他。
李玄常摸了摸手上的竹简,再次说道:“既然难,父王何不亲自去找?以示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