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盛世之象(1 / 2)

马前卒 枪手1号 2407 字 23天前

楚国大乱,上京城中一片萧条,长安大乱,流血飘杵,大陆之上三大国之中,唯有越京城仍然是一片盛世繁华之景象,随着天气暖和起来,越京城里的人再一次塞满了大小的街道,如今的越京城老城之中,可谓是寸土寸金,老城的居民,光是每月坐收租金,便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城池每一天都在向外扩张着,一片片的农田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的高大的建筑

钢筋水泥架构的建房技术,在工部持之以恒的攻关之下,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新崛起的外城之中,高大的建筑愈来愈多

房屋越建越高,自然是因为越京城的土地越来越贵,好不容易拿到土地的人,为了尽可能多的赚钱,便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之上将房屋往高里建设

而这,也让工部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拥有这种建筑技术的,只有工部下设的建筑司,如今建筑司下的八支工程队伍,有六支在越京城建房,另外两支,则在外承建各种桥梁建筑而像水泥,钢筋这种东西,因为是管制物资,一般的民间建筑队伍也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的拿到手

当然,相对于户部来说,工部赚得只是一点辛苦钱耿精明不愧他精明之名,先以国家的名义征用大批的土地,然后再将这些地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公开拍卖,土地的价格,几乎每一天都在创新高,无数的财富向着大明的国库集中

当然,以大明朝廷的屌性,钱赚得再多,也是不可能放在国库里让他发霉的,左手赚进来,右手便大把的投入出去,特别是以雍郡中心的西地,更是朝廷投入的重中之重,以前的西地太过于贫穷,基础建设基本等于零,无论是修路架桥,还是修建水利设施,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这看到投入而看不到产出的长线投资

但大明朝廷不会因为这样就停止向西地投资,大明本土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只有这些基础设施上来了,民生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大明需要一个稳定的西地,一个为将来的大明提供源源不断兵源的西地

西地兵源的个人素质,一直是秦风垂涎三尺的,他们沉浸在骨子里的那种好勇斗狠,从秦风还是一个小小的校尉的时候,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不过西地初归,人心仍然不稳,想要他们真心诚意地为大明而奋斗,对大明有发自内心的归属感,那么,首先便得让西地富裕起来,哪怕只是让他们做到衣食无忧,不再饿肚子,对于大明来说,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西地之中,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并不太多,而且大多集中在雍郡周边的几个郡治,针对西地的这个实际情况,大明将培植出来的棉花开始在西地大规模地种植,今年,他们就将迎来第一个收获季

而产自西地荒漠之中的明黄岩,如今更是大明最顶尖的建筑材料,以前在秦国治下的时候,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明黄岩,一直都是皇家的独家用品,没有人敢僭越使用,但大明皇帝秦风,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西地此如丰富的明黄岩就这样荒废在矿野之中,简直就是巨大的浪费

放开的结果,就是明黄岩的开挖,制料,运输,售卖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聪明的商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将明黄岩切割售卖,现在他们还将其剖开成片,制作成地板,将边角废料加工成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小物件,每一样一经推出,立时便供不应求

光是一个明黄岩,就解决了数十万人的工作问题,如果再算这些人背后的家人,那就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了

现在的西地,已经形成了新桐的钢铁产业,沙州的明黄岩产业,以及棉花产业三大支柱经济,而在短期内,西地的粮食,仍然靠明国本土的输入,在大明朝廷的预计之中,一到两年之后,当在西地修建的水利设施初具规模之后,或者将满足三分之二的粮食供应,从而减少从大明本土的输入

当大明拿下楚国全境之后,粮食就更不是问题了,江南膏腴之地,土地大都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只要经营得好了,大楚将成为大明腾飞的又一动力源泉

大明的军队在频繁的调动,但越京城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战争气氛,东部六郡,江南四郡等地连续不断地改旗易帜的消息更是让所有的明人都消息,拿下大明,根本就不需要废太多的力气,这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怎么能挣到更多的钱大明本土的商业格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局,更多想要通过经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西地,更投向了即将成为大明疆域的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