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留下银子(2 / 2)

续南明 老白牛 4394 字 15天前

王龙立时同意,此时官兵与他们关系并非你死我活,经常有“打活仗”的说法,临阵相劳苦,抛生口,弃辎重,纵之去,谓之“打活仗”。

当年卢象升评说:“援剿之兵,惟祖大乐、祖宽所统辽丁为最劲,杀贼亦最多。”却是边军不通言语,逢贼即杀,故多胜。

于是袁宗第等人商议一阵,就派一个能说会道的马兵前去问价。

那马兵策马过去,离盾车约五十步,那边一骑也迎过来,骑术非常矫健,却是裴珀川。

他们说了一阵,然后那马兵回来,说道:“回三位大领哨,那杨河练总,要我们二十万两银子,五千石粮米,八十门火炮。不然他说会一直跟在后面,一直追到灵璧县去。”

李过咆哮道:“二十万两银子,五千石粮米,还有火炮,他怎么不去抢?”

王龙沉思:“贵是贵了些,但开价就好,应该可以商量。”

袁宗第却道:“你问清了,他们没要我们的骡马?”

那马兵仔细想了想,最后摇头:“俺听清了,他们没说。”

袁宗第与王龙互视一眼,都有了决定。

这个价钱,其实在他们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银子,粮草,火炮,都不是他们最重视的。

他们流寇最重视的,其实还是骡马。

闯营曹营中,诸营较所获,也是马骡者上赏,弓夭铅铳者次之,币帛又次之,珠玉为下。以无用的银子换为安全退离,保存了实力,便是闯王等闻听,也会赞一声,应对得体。

粮草也不过要价五千石,相对他们总体大军百万众,还是少。

许多营伍遇到硬骨头“打活仗”,被要走的银两粮草,远不止这个数。

这边看来还可以还还价。

火炮,也只是小炮,只需炮手不失,再打破一些城池,还会回来。

最关键,马骡不失就好,这才是他们流寇的根本。

此次他们前来睢宁,共有马骡约四千匹,老实说袁宗第等人一匹也不想失去。

不过他们来睢宁,只携带半月粮草,又四处“借”粮,全部只有粮草六千石,这些天食用了一千多石,回去路上还要吃。

所以袁宗第对那马兵道:“你去还价,这买路钱我们可以出,但他们要价高了。我们这边,最多出粮米四千石,白银十五万两,超出这个数,只能打仗了。但火炮可以全部给他们。”

那马兵又去了,李过只是无奈的看着,其实对方要挟,他们也有应对的方法,那就是以马队精骑押后,这样就不怕对方依官道蹑来了。

只是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义军作战,素来都是老营精骑第一个先跑,辎重什么落在后面,从来没有老营押后的道理。

所以目前的局面,李过除了愤怒,就是无可奈何。

很快那马兵回来,说那杨河练总同意了,当下他们交割银子粮草火炮。

火炮,特别是粮草,落在队伍后面,人拖牛拉,数不胜数的车辆,骡驴牛等畜生运送,就一车一车的扔在附近,由西门那边的骑兵队,哨探队点收。

银子,袁宗第等人带了一些,一些空马上,一个个马褡子装着,一般用来收买细作,或是到某地“借”不到粮,军中又没有粮草,就用白银向附近坚城厚寨购买。

袁宗第等人前来睢宁,也带了一些白银,不过不多,只五万两左右。

好在各精骑马兵身上银子还是多的,此时闯营等还没有“人不能囊一金”的规定,平时打下城池,经常也会有白银珠玉赏赐下来,因此各骑马褡子内,普遍都有白银几十两,百把两。

甚至有的精骑马褡子内,还有白银二三百两。

就让他们出银,每人拿出五六十两,不过袁宗第讲明,回到灵璧县大营后,出银的士卒马队,白银都会双倍奉还。

事关能否快速离开,回去后还有双倍收入,因此不但马兵精骑,便是许多步卒都出银。

很快,买路的十五万两银子备好,银锭碎银堆着,一车一车的运到西门附近,亦由那边的骑兵队等点收。

最后杨河这边得到消息,银货两讫,火炮也到位,他们盾车掩护着,慢慢退回南门,最后沉重的圩门关上。

李过恨恨的看着,忍不住道:“真是穷鬼,这睢宁县的官兵太穷了,一点点银子,就要拼了老命。”

王龙见那方盾车远离,也是松了口气,不屑的道:“确实,乡巴佬一群,真没见过世面。”

袁宗第叹了口气,说道:“走吧,到虹县等地看看,或许还可以渡过淮河,看看南岸的州县各处。”

很快,他们离去,精骑马队在前,马蹄轰隆,在官道上激起大片尘土。

不过李过奔驰着,却忍不住频频回头,那杨河策马离去时,他有看到他的眼神,沉稳的气息,似乎又燃烧着火焰,轻描淡写的一眸,似乎又带着肆无忌惮,满是冰冷与无情。

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那种可怕的眼神,昂扬的神态,便是多年后,李过也忘不了。

他也永远记得这一天,或许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最后他们消失在官道中,不论马步还是辎重。

只留下一片尸体,还有所过之处人烟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