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天降谶语(1 / 2)

道辟九霄 太上真君 3763 字 13天前

姬飞晨跑去帮黑池上人找药材。这种事属于大家你知我知心中都有谱的事情。

黑池上人知道姬飞晨跑去坎冥殿主那边坦白,自认双面细作。但是他认为姬飞晨背后有旱魃女仙陈娘娘在,应该更倾向于和自己的联盟,对那边是虚与委蛇。而坎冥殿主自信姬飞晨不傻,在自己这尊地仙大能面前,不会耍什么小花样。

因此,在两方人的夹缝中,姬飞晨顺利离开乌金山。

不过姬飞晨也是小心谨慎的主。在离开之后,立刻用墨龙鳞屏蔽天机,将自身一切天机彻底混淆。

暗中跟随的三股意念统统失去目标。

坎冥殿主率先睁开眼:“屏蔽天机,这是黑池那小儿给他的便利?好,也好,那小儿越信任他,日后反戈一击才更有用处。”

接着,黑池和黑流也回过神。黑池道:“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能屏蔽地仙的窥探,这是旱魃暗中相助?不过在师父和师兄眼中,恐怕是我所为吧?”但这个黑锅,黑池也只能主动抗下,保护另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盟友”。

黑流想法和坎冥殿主差不多,但对自己这个徒儿更多几分忌讳:“等日后师尊飞升,我执掌黑脉后立刻将他贬作魔龙,抹去灵智,让他这一辈难再违抗我!”

甩开后面跟随的几道意念,姬飞晨偷偷回到月阳苑。

“飞月西山落,晨阳照九霄。”这幅写在月阳苑门口的楹联,正合姬飞晨的名字。

走入院子,姬飞晨换上另一套青袍后,顿觉神清气爽。

月阳苑中没有魔宗的压抑气氛,这里的一切由姬飞晨做主。“还是这里清静。”他体内的煞气逐渐恢复元气属性,戾气散去,反而呈现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质。

环视院落,外面四季轮回岁月变化,对灵苑没太大影响。仍是粉桃红蕊朱芳林,绿竹翠篁青玉丛。只是年初生长的草药而今已渐渐长大,蓬蓬青叶下闪烁几个金色丹果。

在这里,姬飞晨才有一种家的感觉,才有一种仙家洞府的直观感受。

遥想坎冥殿主所在的地方,姬飞晨连连摇头:“等我真正从魔门离开,要好好在这里经营我的仙府。”

去承露台巡视,看到承露台中积蓄的月露星华已有三尺。姬飞晨把这些甘露收好,又回到主屋。他拿出文武石镇,摸着上面的两道龙纹。

这两枚玉龙石镇上分别刻画狴犴和负屃之相。

负屃,身材纤细,形似神龙,嗜好文运。

狴犴,形如巨虎,身材高大,生平好讼善斗恶,乃审判之兽。

“将这两枚镇纸扔进去,日后就不能轻轻松松在洞府守株待兔了。”不过九霄玄金龙神塔才是最重要的。这件法宝如果真正炼成,绝对是自己抗衡圣地的利器。

随手将镇纸投入九霄玄金龙神塔。二物进入其中,文武双龙自动显现。而第一层中的法宝元胎上面也出现睚眦、囚牛、椒图之影。

五只龙兽围绕元胎,让元胎中的九云玄晶盘出现最初的雏形。

姬飞晨看罢,又去仙府门口将狻猊石像扔进去。这石像本是人仙祭炼的镇府石兽,同样材质不凡。

六只龙兽虚影浮现在圆盘四周,但圆盘上还有三处缺口,目前空荡荡不见龙影。

“常言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但龙属之兽何止千万?不一定要从龙九子来,而且龙九子到底是哪九个,至今众所纷纭,有好几个答案。”

姬飞晨拿住一颗碧潮珠,里面关着金湖龙太子。这位龙太子也是龙种,本来是姬飞晨想要用来练功的药人。只可惜一路上和旱魃女仙结伴,姬飞晨不敢暴露魔性,倒是让他逃过一劫。

“目前我转化炼气士之路,功法即将大成,你那点龙血也看不上眼。”姬飞晨自言自语,将碧潮珠往圆盘上一搁,但碧潮珠和圆盘一点感应都没有。似乎这条小金龙不足以作为圆盘的材料。

“是因为龙太子还活着?因为他还是生灵,无法用来铸造玄晶盘?这么说,还是需要从法宝入手?”

姬飞晨又把龙太子收起:“先留着,说不定到时另有用处。”

龙太子和法宝元胎没有一丁点共鸣,姬飞晨只好另寻他策。他伸手运转《玉微易天算经》,借助圆盘雏形推算龙兽下落。

九云玄晶盘本就是增幅推演天机的威能。借助这一面还不成形的圆盘,让姬飞晨拥有和人仙一般无二的手段。他的意识恍恍惚惚进入圆盘,化作一条神龙盘在法宝中央。浩浩天道之威从神龙体内席卷四方。让姬飞晨亲身感受到人仙境界所带来的权能。

“这就是人仙道果么?”

如果将蜕凡期视作个体,那么人仙境界就已经具备和天地沟通的桥梁,这就是道果金丹。按照前世的见闻,如果把天地当做一个巨大的信号塔,那么道果金丹就是接收器。

不成道果,茫茫然在人间浑浑噩噩,哪怕信号从身边穿过也难以感知。只有成就道果后,才能真正体悟关于天道的部分道理。随着道果一步步扩大,所能接收的大道也越来越多。

九云玄晶盘就是为此所准备的法宝。可以相当于人仙道果,让普通修士提前触摸天道。配合姬飞晨的《玉微易天算经》,一股冥冥意志在天地间截取玄机。

阵阵狂风吹过,神怒鬼嚎,似乎因为圆盘正在泄露天机。圆盘不断晃动,姬飞晨体内的法力不住流入圆盘,几乎见底。

“消耗这么大?”姬飞晨露出惊恐之色,催动这件圆盘所消耗的力量比战斗时候更多。他赶紧拿出月露星华,不断往嘴里灌。

过了好一会儿,狂风卷起神文宝箓,最后于圆盘上生成几句谶言。

“东山之玉,菖蒲作牢,金鸣风起,笔藏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