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昭应守信(1 / 2)

时间的河 步微澜 2913 字 14天前

谢晓桐清晨睡醒,有一丝恍惚,闻到渺渺药材香才醒悟自己是在家里,这特殊的味道源自不远处的药厂,有记忆以来,这家药厂每天七点半准时开炉炮制中成药。

她祖父和父亲的工作单位以前叫省药材公司,后来被合并成为国药集团省分公司。家里住的房子便是单位房改房,因为谢家老爷子退休前是省国药的中高层干部,面积相当大,只是老式建筑的格局不甚理想。

至于谢老爷子,退休后就搬回江对岸的老宅子了。

谢家有家谱有家庙,谢公祠就在江岸边上,挂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家谱现在排到“昭应守信”。

谢家祖上能追溯到宋以前,最出名的是一位大书家,被称为“宋代四大家”之一的元章公,这位先祖敢问皇帝老儿讨要砚台,那位同爱书法的赵家老儿惜才,居然不恼,赐他别号为“颠”。

谢晓桐的爸爸谢应举承继祖上,也有几分癫狂气,只是不得其法,癫得没那么气质风流。

他本是单位会计,在谢晓桐出生前,因爱成痴,为老婆挪用公款而入狱,出狱后气愤父母粗暴地破坏他夫妻感情,恼怒母亲重男轻女,把谢晓桐养得干黄瘦弱,畏畏缩缩,跟他二哥的孩子站一起,二哥家的像两头乳猪,他家的像只老鼠,十多年来怨愤交加,龃龉相恶,不曾改善分毫。

其实谢应举这样的态度,带着些迁怒的意思,非常不明智。

他大姐,谢家老大谢应彩曾苦口婆心地劝“你何苦呢,事都这样了,玉清也改嫁好几年,孩子都有了。爸妈当初的出发点难道是为了害你还不是为你好吗”

谢应举听不得为孩子好这话。

谢应彩继续劝“这样僵持着,你是一时解恨了,舒坦了,晓桐大了怎么办说出去,你因为老婆孩子,跟父母老死不相往来,不是让人说她不孝吗”

谢应举根本不在乎“所以你是医院领导,优秀党员。你弟弟我,是刑满释放人员。我们思维不在一条线上。”

一句话怼得谢家大姐胸口憋气,老半天说不出话。

谢家老爷子也恨,嘴里骂着“逆子”,内心着实不舍得,只好暗地里默默帮衬。

那年代在监狱能学点东西,比如车床铣床裁缝厨艺,谢应举出狱后原本的财务工作不能做,干脆将厨艺发扬光大,承包了原单位的大食堂。

他是老儿子,性格里很有老儿子特有的散漫随性。既不羡慕姐姐哥哥们事业各有所成,也不惦记多搂点银子,滚雪球一样继续承包其他食堂。衣食有了着落,空闲时间他很爱开着那辆油着橙黄广告字的电麻木满街乱窜,一为贴补家计,给姑娘买零食,攒嫁妆;二为故意恶心二老,让老头儿老太太在邻里故旧间面上无光;三来,等客的时候,能在街头跟人捉两盘象棋,怡情娱乐。

谢应举一般凌晨四点去批发市场采买,大约忙到上午九十点钟才能回家睡一会。谢晓桐起床看一看,桌子上摆着爸爸为她准备的早餐,一盘素三鲜蒸饺,饺子皮掺了澄粉,白亮透明,胖胖的,挨个并坐在盘子里,一碗黄橙橙的小米粥,闻见味就知道是今年的新米。

吃完洗好碗,谢晓桐满屋子绕了一圈,这里摸摸,那里瞧瞧,像只恋家的到处乱嗅的小奶狗。

她打开爸爸房间的衣柜,果然,洗好的,没洗的,乱七八糟扔做一堆。

秋天是男人穿衬衣和薄外套的时节,她去三镇市上学后,谢应举没她照应,衣服都是丢洗衣机里搅搅应付过去,才一个月时间,但凡浅色衬衣,领口袖口全是一圈黄印渍。

谢晓桐做完大扫除,阳台上晾满了衣服裤子,谢应举还没回家,打了电话来说“晓桐,我下去县里你杨叔家了。”

谢晓桐心想,说好的粉蒸肉,炸藕盒呢“爸爸要不要等你一起吃午饭”

“中午不一定赶得回,你去你爷爷家吃。”谢应举自己不去看爹妈,倒是不阻止姑娘去。“你杨叔知道你回来,特地留了两筐小龙虾,他自家的,我晚上做给你吃啊。”

都说清明螺蛳端午虾,其实谢晓桐最爱吃秋天的小龙虾,少了那股腥味。而且桃江小龙虾大名鼎鼎,杨家又是远近驰名的养殖户,养出的虾挂上杨家的牌子能出口创汇。

她憧憬了一番,连声说好。

把剩下的饺子当午饭吃完,谢晓桐拿了包,溜达出门。

站在公交车站看了眼手机,才十二点, 过江去爷爷家的24路车停在她身前,踌躇了片刻,谢晓桐没上,上了后面的106路。

106途径一个大型批发市场,市场贩卖布料,以及一切跟布料有关的东西,服装毛线窗帘床上用品,还有针头线脑

谢晓桐常去的那家,不仅卖布,还代工成衣。大中午的,店老板不在,老板娘在电动缝纫机前忙活,小工守着铺门,歪着脑袋打瞌睡。

老板娘一张芙蓉面,只低头时稍显凌厉的眉峰破坏了娟秀气。她穿一身长袖连衣裙,蓝底白波点的面料,配银灰色的小方领,外面随意搭了件浅蓝的开襟薄毛衣。以当下的流行看,这裙子款式有些复古,应是她喜欢的,也符合她的年纪。

明明是市井女人,干起活来认真的样子,一点也看不出市井的泼辣和粗鄙。

上回来,是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那回谢晓桐进了店子,那女人也是这样,在缝纫机前忙着赶活儿,只有小工殷勤招呼她。

谢晓桐挑了扣子和中意的碎布头,让店里小工帮忙缀两针做成包扣,自己则杵在店铺正中央,假装看布料。她不知那女人有没有打量她,或许没有,或许悄悄打量了,她错过了眼神。

眼见得小工快做好了,那女人还是没动静,谢晓桐缓缓踱步到缝纫机附近,心思像天花板上的吊扇,转了一圈又一圈,最终先开口“我要去三镇市读大学了。江大。”

她等了会,没等到那女人说“恭喜”,对方甚至连头也没抬,兀自忙碌着。

又等了等,谢晓桐很艰难的,将那句“你要好好的”吞回肚子。她没再逗留,接过小工递来的小布袋,一路走出市场。

谢晓桐坐在两排店铺中间,一条笔直夹道的花坛上,手里脆皮巧克力雪糕吃掉大半,看见那个女人的女儿走进店门。

那女孩比她个头矮点,也没她白,长相偏似店老板。有一回,谢晓桐找那个女人做了套汉服,是一套天水碧的齐腰襦裙,裙子一侧绣了三两只小金鱼,襟口裙角散落浅粉色的荷瓣。没多久,她看见同样的裙子穿在那女孩身上,只是没有对襟的上襦,裙摆也只及小腿。

那套汉服谢晓桐再没穿过。

奇怪的是,那女孩也再没穿过仿制的裙子。

谢晓桐缓缓咬着雪糕,一瞬不瞬地注视店里动静,那女孩将饭盒从袋子里取出来,兴高采烈地和那女人说着话。

她忽然发现这时节吃雪糕太凉,塞到牙疼,站起身,将剩下的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溜溜达达地走出批发市场。

又一次站在公交车站台上,谢晓桐不知道该去哪里,哪里也不想去。她拨通楼东的手机,没有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