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略微沉吟了片刻,说道:“实不相瞒,四哥,我现在还没拿定主意,不然的话,早就给你打电话了。”
孙国选想了想,说道:“看你想要什么结果吧,如果想适可而止,那现在的火候就差不多了,但要是想斩草除根,一劳永逸,那就另当别论了。”
林海问道:“要依着四哥,会怎么选呢?”
孙国选哈哈笑着道:“老弟,这事必须你自己定,我可不敢瞎支招,好家伙,现在的你,正在冉冉升起呢。万一因为我支了个臭招,来个马失前蹄,责任太大了,眼看就退休了,我可不敢弄这玄事。”
见孙国选不肯多说,林海也就作罢了。
“那这样吧,四哥,容我再考虑下,行吗?”他试探着道。
“没问题。”孙国选道:“不过,尽量快点,毕竟夜长梦多,总这么稀里糊涂的押着两个人,也不是个办法,万一出点事,就太麻烦了。”
林海连连答应,正要挂断,突然想起了个事,于是连忙问道:“对了四哥,你还得帮个忙,前些天,曙光区有起伤害案,嫌疑人羁押在市看守所,姓苏,三十七八岁的年纪,你给打听下,看看案子到底办到什么程度了。”
“这个好办,我马上给你问。”孙国选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上午忙忙碌碌的过去了,中午时分,盘峪口镇的调查汇总材料送上来了,林海先看了看,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于是便把苏韵秋喊了上来。
落实领导的批示,当然不能随便写个材料就对付过去,即便是假的,也必须按照真的搞,甚至比真的还要真。
虽然盘峪口镇居民的调查意见最具价值,但其他乡镇和区里相关单位,也得有个态度,而这些态度中,又不能一边倒的支持或者反对,必须是很合理的比例,只有这样的文案摆在领导的面前,才能算是合格。
这就叫做:建有建的道理,不建有不建的原因,领导最终的取舍,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的,唯有如此,方能凸显其勤政爱民的高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