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
华夏最风骚又发歌曲了,湾湾网友都发现,这几天的更新速度很凶猛。
现在是一天一首新歌的节奏,首首都是从没听过的原创,到一个地方就当地名字写一首歌,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阿里山的姑娘和日月潭风光正在疯狂传播着呢,新歌又来了。
他们到鹿港了,一首鹿港小镇马上就送上,0年代的摇滚风,带着一种怀旧风。
点开,静静的聆听。或许鹿港,想起它,现在就只剩怀旧的情感了。
鹿港其实并不小,它地处湾湾西海岸的中点,面向湾湾海峡,曾经港阔水深,由于位置优越,在清代后期形成一个繁荣的商业港口。与福建泉州对渡后,大量汉民逐渐涌入,商船云集,店铺栉比。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是老鹿港的“黄金岁月”。当时,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语,鹿港是仅次于台南府的第二大文化中心,也是早期湾湾汉文化鼎盛发展的标杆。
只是,好景没有延续,受战争影响,加上泥沙淤积日渐严重,鹿港最后终成废港。4年后,湾湾北部变成发展重点,纵贯线铁路也未经过,此后鹿港迅速没落。居民四处打工谋生,通称鹿侨。
鹿侨......这个名字听着就莫名伤感。或许正是缘于这份没落,意外保留下更多古建筑,旧城区也比一再改建其他大城市更完整。相较湾北的繁华,鹿港的纯朴未有改变,渔村风貌及传承下来的文化,凝聚成鹿侨心中淡淡的乡愁。
因没落,而形成的淡淡乡愁。
入神着呢,旋律突然暴走,激烈了起来!
“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
有点阅历的人,才能听的懂,这是直指当年湾湾的移民,开发山区造成的城市糜烂和对乡村的破坏。时代不同了,现在听起来,更多的是乡愁。
“北不是我想像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庙里膜拜的人民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
......”
经典的歌曲再于常听常新,歌者站在普通人的视角再次平视这社会,这生活,从而产生对生活的迷茫与思考。
恐怕是当时乃至今日大多数“乡下仔”在不属于自己的繁华都市碰得头破血流后所发出的感概吧,梦想的破碎,恋人的苦楚,年华已逝,难以释怀。
句句入肉,生生批判和揭露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长之痛,淳朴的民风和钢筋混凝土的撞击所带来的冲击力,任谁听了都会有一种震撼感!
而论震撼之感,批判都是小事情,最深刻的是歌中带给你的那种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与思考。歌尾的那一段碾压通杀!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网友们的心情一时间根本无法平复,有种迷茫感,现在的湾湾是所有人都很迷茫啊,何去何从?
不是鹿港的问题啊,现在的湾湾就是曾经的鹿港懂不懂?美国很好啊,日本也很好,黄金天堂,冲啊!全岛都很环保,环保到岛里有句话:嗨,湾湾不行了,还有什么人才,人才都发财啦,发财的都移民啦!(不是我编,我湾湾朋友说的原话,所以别喷我,谢谢了。)
得到什么失去什么都不重要啊,现在是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我们祖庙的香火,说好的世世代代传香火啊!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喜欢的话小兔子乖乖是儿歌,不喜欢的话,这是歌要禁!太黄太暴力!
不管如何,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
“呼~!”
“别叫他网红,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师!”
“华夏最风骚,万古第一狂。现在我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