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就是军政府从自己立场考虑问题的结果,从中立角度来看,还不能说苏丹军政府就一定是错的,军人向来是最为反对国家分裂势力的力量,虽然不是全部但大体如此,南苏丹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来被苏联生物学家灌输了苏丹本身条件很好,只要稍微发展一下就能成为一个不弱的大国等论调,这种论调让苏丹军方深信不疑,是的,苏丹的基础条件非洲第一,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手里握着苏丹军事力量的将军们就是这么认为的,一年来苏丹在农业上的进展也说明了苏联科学家说的一点错没有,取得的成绩更加让将军们充满了底气。简单来说,膨胀了……
既然今年已经取得了大丰收,说明苏丹就像是苏联人说的那样,既然基础条件这么好,那明年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从军方的角度考虑,首先就是强军然后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把南方的黑人干掉苏丹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非洲第一领土大国,不然这个领土第一就只能是从纸面上说的。
这个发展思路,其实要从冷战历史上寻找差不多的国家,应该是和越南人冷战期间的发展模式差不多。越南可以说是中苏一手援助起来的,但本身越南在经济上的成绩并不好,甚至远远不如同时期的朝鲜,苏联援越项目种类来看,带有浓重救济性质。其中提供数量最多的是石油,高达五百万吨;其次是粮食,四百五十万吨;此外还有一亿米布匹——一则笑话说,黎笋向勃列日涅夫请求援助,勃说:没有物品了,请自己勒紧裤腰带。黎笋说:请给裤腰带。
像是苏丹现在这种先灭了南方,然后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苏联援助上。指望苏联提供武器弹药支持苏丹军方血拼,对此谢洛夫只有一句话评价,“想得美……”
就算是从国际主义上苏联也没有这个义务。苏丹又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是苏丹是共产党执政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可阿布德将军的军政府没有让苏联这么下功夫的意愿。苏联援助越南从经济上就是赔钱买卖,之所以愿意这么做是因为美国深陷越南泥潭比苏联损失更大。美国又没有来揍苏丹,苏联为什么要输血给苏丹?
援助一个毫无工业基础落后国家就是无底洞,尤其不能援助一个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这样还不错的国家,苏丹必须有基本的工业能力,哪怕是轻工业的能力。也不能变成大农村。不然这个援助成本就太大了。
所以谢洛夫沉默了一下考虑到目前国内的旧武器库存,决定原计划不变,继续发扬国际主义精神道,“这样吧,阿布德将军我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苏丹军方的升级武器的计划就交给我们负责,同时对轻工业的扶持不变,解放南苏丹和发展国家是完全可以同时进行的,你们北方的政府人口是南方的两倍,在打仗的同时完全可以继续完成苏联的工业支援项目!为了帮助苏丹有管理方面的人才。我认为苏丹可以挑选一批军官或者品学兼优的人去苏联学习,”
“谢洛夫将军,谢谢你们苏联对我们国家的支持。”谢洛夫的大度大出这位苏丹革命委员会主席的预料,本来他以为只能在工业援助和军事援助之中选一个,毕竟面对一个超级强权的苏联,而且还需要苏联的支持收复南方,所以不愿意造成狮子大开口的印象。
早知道是这样,谈判的那天谢洛夫就应该用梅辛教他的感知能力感知一下阿布德将军的想法,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胡思乱想的情况出现了。之所以坚持继续进行原定计划的援助,而不是对越南这种救助性质的援助。完成是从成本上考虑,倒不是多么为苏丹着想。
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国家,苏联的援助进来也改变不了什么东西,不但要援助各种轻工业设施。还需要一条铁路作为苏丹的枢纽联通北方的埃及,相信作为把苏丹粮食运出去的通道,尼罗河作为苏丹交通的地位不言而喻,但运力还是略有不足,这点谢洛夫知道、阿布德将军知道、纳赛尔也知道。
闲聊了一段时间谢洛夫就离开了阿布德将军的官邸,就像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一样让阿布德将军等着自己的好消息。让这位苏丹军政府的领导人不禁感叹,真是好人啊……
好人这个词谢洛夫绝对是当得起,一条铁路可以让苏联把苏丹的粮食云出国,北方的粮仓只能解决今年的问题,要想每年都吃到苏丹的粮食就必须要这样一条铁路。让苏丹学生去莫斯科留学,去的时候是一群懵懂无知的热血青年,回来的时候就可能变成无产阶级革命者。苏联的环境吸引美国人可能比较困难,但吸引这种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国家人民简直不要太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