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做了多少年了?”勃列日涅夫盘算一下问道,“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变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但是如果成功的话,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勃列日涅夫为什么会这么说?不是他多么相信克格勃的判断,他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描绘蓝图这种事情也就是听听,之所以很相信谢洛夫的说法是因为,这就是苏联面对的事情。苏联的少数民族,尤其是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民族,人口出生率一直都很高,在帝俄时期那里的人口只占据俄罗斯帝国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不是苏联在欧洲的人口在卫国战争时期受到重创,这种情况可能不会这么迫在眉睫,但现在一想到人口比例的问题,勃列日涅夫就一脑袋浆糊。
掺沙子这招已经用过了,在中亚用过,主要用来稳定哈萨克。重新划分民族也用过了,塔吉克就是从乌兹别克共和国分出来的,合并行政区也用过了在乌克兰。但是苏联欧洲地区本身生育率就是比不上中亚和高加索。民族融合苏联说的比后世的中国还多,勃列日涅夫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和总政委专门谈谈人口上面的问题了,说不定谢洛夫有办法。
“应该也有几年了,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时候就开始了。”谢洛夫回答道。
勃列日涅夫了然的点点头,那这个年头真不能算短了。看来克格勃在政策延续性上一直都很有成果,当然如果这些政策都是谢洛夫制定的话,这就说的过去。
短短时间勃列日涅夫的脑筋急速运转,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他是不需要任何人教导的,一个干部有多大的价值,怎么用,他都有自己的标准。
苏联本身就存在少数民族,除了当初在乌克兰族划分的时候有些失误之外,基本上不存在问题,那些民族早就存在,不论莫斯科承认还是不承认,他们都一直生活在那里。这个年代勃列日涅夫不可能学习历代沙皇,先用武装开拓团清理一遍,武装开拓团的后代目前都在美国呢,自称人人平等的苏维埃不能做这种事,那么就要想想别的办法。
在会议结束之后,勃列日涅夫专门把谢洛夫留了下来,商量了一下这个问题。很多办法苏联都已经使用了,效果不能说没有,但却没有达到莫斯科的预计,作为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准备和联盟之眼谈一谈,希望谢洛夫能想出一个好主意。
“苏联的各种数据都在你的脑子里,我不相信你没有看到我们的人口不平衡问题。”勃列日涅夫点燃了一根烟,很隐晦的问出了自己的问题。所谓的人口不平衡远远没有另外一个问题严重,那就是苏联的人口增长不平衡,少数民族增长太快。
“如果根据我们部门的经验,那就是把房子和生育子女的数量挂钩,孩子越多,分到的房子越大越好,但是这会给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建造一座房子需要钢铁、水泥、木材很多部门的工作,绝不是用嘴巴说说这么简单,如果以部门来算的话,除了克格勃之外,国防部应该是可以的,季库诺夫部长的石油工业部也可以做到,其他部门就很难说了。”这个问题谢洛夫都想了十几年了,目前最显著的办法就是房子和孩子挂钩,但苏联如果这么做,政府开支就会剧增,想要冲淡这种剧增的成本,只能把古拉格重新建立起来,手里有一百多万无偿劳动力,才能冲淡这方面的成本。
“以前的办法是往当地掺沙子,但这样仍然比不上当地人口的增长,这主要是环境的因素占据主要地位,所以一味的往边疆迁移人口效果会越来越低。我们必须想办法把当地的民族迁出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离开本地,来到欧洲这边。这些来到欧洲人口就失去了在本地存在的环境,而且一旦成功的把人口吸引到欧洲这边,我们可以发挥出来另外一个优势,让本身占据全国将近百分之八十的斯拉夫人,同化来到欧洲的少数民族,但如果是斯拉夫人去中亚,就无法做到这一点。”谢洛夫最后阐述完了自己的思路。
在一九六九年,苏联少数民族占据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但如果把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加上的话,其实还远远没有这么糟糕。只要保证最大的少数民族乌克兰不出问题,其实民族问题也不会成为苏联的大问题。
勃列日涅夫最终也发现了这一点,才在几年后换掉了总是对乌克兰文化网开一面的谢列斯特,让对待民族问题更加强硬的谢尔比茨基成为了乌克兰的一把手,谢尔比茨基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对谢列斯特的支持者进行清查,把百分之五的乌克兰共产党员开除,随后推行俄罗斯化。在戈地图上台的时候,这种工作其实已经接近完成,在安德罗波夫时代,根本不会有人想到乌克兰有一天会成为外国。
更大一点的说,当时的世界上根本没人可以预料到苏联会解体,甚至八十年代初的中国政府,认为如果不站在美国那边,美国就完全不是苏联的对手。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苏联的政府结构非常适合做出长期规划,美国总是换总统,而每一个总统的政策都不一样,会造成贻误时机、重复建设等等的问题。苏联就没有这个问题,哪怕苏联会暂时落后,只要随着时间的发展,美国迟早不是苏联的对手。